產(chǎn)品概述:
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
外觀:可溶于水的淺黃色固體
Ex/Em:328/533 nm
儲存條件
-20℃干燥避光保存,有效期見外包裝。
產(chǎn)品介紹
活體成像技術(optical in vivo imaging)目前主要采用生物發(fā)光(bioluminescence)與熒光(fluorescence)兩種技術,生物發(fā)光法是基于螢光素酶能催化底物化學發(fā)光的原理,將體外能穩(wěn)定表達螢光素酶的細胞株植入動物體內(nèi),與后期注射入體內(nèi)的底物發(fā)生反應,利用光學系統(tǒng)檢測光強度,間接反映出細胞數(shù)量的變化或細胞的定位。這項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,最常用的有腫瘤或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,并可用于病毒學研究、siRNA研究、干細胞研究、蛋白質(zhì)相互作用研究等。
D-Luciferin是螢光素酶(Luciferase)的常用底物,普遍用于整個生物技術領域,特別是體內(nèi)活體成像技術。在ATP和螢光素酶的作用下,螢光素能夠被氧化,并且在560 nm檢測到其化學發(fā)光。Luciferin由luc基因編碼,該基因作為報告基因在多種細胞中存在。由于化學發(fā)光的低背景性,luc基因在很低的表達水平下就可以被監(jiān)測到。此外,螢光素/螢光素酶被用來測量10-15摩爾量的ATP。相比于基礎版D-螢光素鉀鹽(D1009),D-螢光素鉀鹽(增強型)在相同濃度下,底物與螢光素酶反應后發(fā)光更強且更持久。
使用方法
1. 體外發(fā)光檢測
(1)用314 μL蒸餾水溶解10 mg D-螢光素鉀鹽,配制成100 mM的儲存液(200×)。混勻后立即使用或分裝后-20℃凍存。
(2)用細胞培養(yǎng)基1:200稀釋儲存液,配置工作液(終濃度150 μg/mL),即1× D-螢光素鉀鹽。
(3)去除培養(yǎng)細胞的培養(yǎng)基。
(4)向細胞內(nèi)添加適量1×螢光素工作液,然后進行圖像分析(或者細胞放在37℃短時間孵育后檢測可增強信號)。
2. 活體成像分析
(1)用無菌的1× PBS配制D-螢光素鉀鹽工作液(15 mg/mL),即向10 mg D-螢光素鉀鹽中,加入667 μL 1×PBS,0.2 μm濾膜過濾除菌。使用時,需保持冰冷且避光。
(2)參照下表,根據(jù)不同的注射方式,注射不同的體積。
(3)注射入體內(nèi)5-10 min后,進行成像分析。
注意事項
注射方式
注射劑量
靜脈注射(25-27 gauge針頭)
按10 μL/g體重濃度,加入相應體積的15 mg/mL螢光素工作液
腹腔注射(25-27 gauge針頭)
按10 μL/g體重濃度,加入相應體積的15 mg/mL螢光素工作液
肌肉注射(27 gauge針頭)
50 μL,濃度為1–2 mg/mL螢光素工作液
鼻內(nèi)注射(pipette)
50 μL,濃度為3 mg/mL螢光素工作液
1. D-Luciferin, Potassium Salt樣品的背景熒光主要來源于螢光素,如果不立即使用本產(chǎn)品,建議分裝后,-20℃避光保存。